武汉大学在中国茶申遗背后的贡献
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武汉大学在中国茶申遗背后的贡献

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极目新闻记者从武汉大学获悉,该校茶文化研究中心通过一系列学术研究成果,为该项申遗作出了贡献。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武汉大学在此领域的学术研究,可追溯至2005年刘礼堂教授在《江汉论坛》上发表的《论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饮茶风习》。该文提出饮茶风习的快速流行和普及,是唐代在长江流域民俗活动中一个值得注意的新迹象和新风尚。

《唐代茶史研究》

以此文基础,在刘礼堂指导下,武大博士生宋时磊于2009至2013年就“唐代茶文化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和探讨。该博士学位论文提出茶文化“茶兴于唐且盛于唐”的观点,全面论述了唐代饮茶风俗的传播、制茶工艺、烹茶技术、品茗艺术。这是中国较早全面研究唐代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博士学位论文,后经修订,2017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以《唐代茶史研究》为题出版。

刘礼堂和宋时磊还合作发表了《唐代茶叶及茶文化域外传播考》《茗菜与苔菜考辨——兼谈茶事之起源》,研究茶风茶俗的起源和传播问题。

基于前期的研究积累以及业界龙头企业的支持,2016年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组织保障。

2016年至今,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整合校内校外、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搭建了专兼职结合的一流学术研究队伍,不断拓宽拓深以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为核心的茶文化研究,在科研论文、基金项目和获奖、课程和教材建设、人才培养和学生社团、服务社会等基础领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中华茶文化概论》教材

中心在权威期刊上刊发了多篇高水平成果;多个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支持;刘再起教授的“万里茶道三部曲”获得湖北省第十三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2);中心还于2019年设立“中华茶文化概论”通识课,面向全校本科生选修,已经成为武汉大学的“爆款课”。

武汉大学茶艺协会(学生)茶事活动

不仅如此,武汉大学还面向学生群体,成立了茶艺协会(学生)的社团。社团以“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为中心,举办了各种各样的茶事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弘扬了传统茶文化的丰富内涵。

来源:极目新W、北京茶世界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